详情描述
房屋检测旨在鉴定此楼是否为危房,查出是否存在结构上的安全隐患,确定安全隐患的部位、性质,得到初步处理参数。
2.1检测方法和内容
2.1.1结构基本状况
此楼长为39.9米,宽为8.4米,层高为3.2米,主体为砖混结构,外挑走廊。
2.1.2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情况
此楼使用到如今已至30多年,一直采用为办公楼,结构上荷载满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要求,建筑物工作于正常使用荷载之下。楼周围并无腐蚀性介质,周边场地平整,没有震动影响。
2.1_3地基检测情况
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此次检测布置三个探井轴纵墙、轴山墙和厕所楼梯处轴横墙,通过三个探井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检测。经过勘察,发现场地地层结构如下:一层为杂填土,有块石、砖块等建筑垃圾混合粘土组成,色泽杂,结构稍密。层厚约为1.0~1.2米。第二层为红粘土,残坡程积因,色泽为褐黄色,根据状态的不同划分为可塑、硬塑两个单元。其中硬塑红粘土层厚约为4.6—5.5米,可塑红粘土约为5.8~6.5米。根据现场的钻探资料,场地之上覆盖的红粘土较为均匀,厚度较大。检测取了6组原状土样在室内进行了土工试验,据试验结果,场地之内的硬塑红粘土压缩模量及特征值确定如下:E =7.8MPa、厶=210kPa
2.1.4基础检测
对本楼采用开挖三个探井对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基础尺寸进行检测
①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检测采用回弹法抽检了八根混凝土梁,砼强度推定值小为10.0MPa,大值为22.8MPa,采用钻芯法对一根混凝土梁进行了检测,其强度代表值为12.5MPa,这个结果接近了回弹法的检测结果。
②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隐蔽性
检测采用钢筋扫描仪与剥开混凝土检查钢筋位置以及数量,检测结果如下表2。
2.1.5砌体及墙体、屋面的检测
一层~三层:采用了原位轴压法抽检一组墙体,检测结果为:砌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70MPa;四层~五层:检测得砂浆的抗压平均强度值是1.65MPa,砼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是MU7.5级。屋面是不上人屋面,结构层采用的预制空心板,柔性防水,没有保温隔热层。
2.1.6检验楼板承载力
选取了块预制空心板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结果如下:此板在6。0KN/m2的荷载作用下没有出现任何一种破坏情况,也没有裂缝出现。
2.1.7结构的整体性调查和建筑物倾斜观测
此楼构造上设有地圈粱,一层、三层、五层隔层设置了一道封闭圈梁,并无构造柱;在⑤轴线处设置了一缝宽为30mm的伸缩缝。经过总体的检查,部分混凝土并未浇筑密实,有蜂窝麻面,钢筋锈蚀出现。通过对此楼的四个角采用经纬仪以及吊线检测垂直度,可得此楼的垂直度大偏差值达5mm。
危房检测鉴定标准,钢结构构件应重点检查各连接节点的焊缝、螺栓、铆钉等情况、应注意钢柱与梁的连接形式、支撑杆件、柱脚与基础连接损坏情况,钢屋架杆件弯曲、截面扭曲、节点板弯折状况和钢屋架挠度、侧向倾斜等偏差状况。
4.6.4 钢结构构件有下列现象者,应评定为危险点:
1 构件承载力小于其作用效应的90%(R/γOS<0.9);
2 构件或连接件有裂缝或锐角切口;焊缝、螺栓或铆接有拉开、变形、滑移、松动、剪坏等严重损坏;
3 连接方式不当,构造有严重缺陷;
4 受拉构件因锈蚀,截面减少大于原截面的10%;
5 梁、板等构件
挠度大于Lo/250,或大于450mm;
6 实腹梁侧弯矢高大于Lo/600,且有发展迹象;
7 受压构件的长细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中规定值的1.2倍;
8 钢柱顶位移,平面内大于h/150,平面外大于h/500,或大于40mm;
9 屋架产生大于Lo/250或大于40mm的挠度;屋架支撑系统松动失稳,导致屋架倾斜,倾斜量超过h/150。
5 房屋危险性鉴定
5.1 一般规定
5.1.1 危险房屋(简称危房)为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5.1.2 房屋危险性鉴定应根据被鉴定房屋的构造特点和承重体系的种类,按其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按照本标准鉴定。
5.1.3 危房以幢为鉴定单位,按建筑面积进行计算。
5.2 等级划
5.2.1 房屋划分成地基基础、上部承重机构和护围结构三个组成部分。
5.2.2 房屋各组成部分危险性鉴定,应按下列等级划分:
1 a级:无危险点;
2 b级:有危险点;
3 c级:局部危险;
4 d级:整体危险。
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我们鼓励您当面交易。 加固之家网只为传递信息,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信息转载,请标明来源于http://www.jiaguhome.com/info-8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