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建筑物装修改造前后的结构抗力分析,根据目前气体的结构设计分析,以及抗震结构设计相关标准,施工人员对装修前的建筑竖向承载力以及抗震能力进行了负荷,具体建筑物在装修 改造前的首层墙段的重要结构抗力数据如下:
墙段1的受压承载力为6.18,水平地震作用为42.8kN,抗震能力为1.52,。墙段2的受压承载力为2.78,水平地震作用为161.7kN,抗震能力为1.17,。墙段3的受压承载力为2.41,水平地震作用为167.5kN,抗震能力为1.16,。墙段4的受压承载力为2.70,水平地震作用为163.4kN,抗震能力为1.19。墙段5的受压承载力为2.80,水平地震作用为150.7kN,抗震能力为1.21。
装修改造后荷载增加的结构抗力分析时,在建筑物装修改造后,荷载增加后结构抗力发生了变化,按照楼面荷载的情况进行分析,每平米按4.9kN做出计算,水平地震的作用较大,而各个墙段中,抗震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不过降低率是4%,抗力变化比较均匀,而结构竖向承载力没有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可以确定结构竖向有着较大的安全性。
因此,结构竖向安全性较好,而建筑荷载在增加以后,对结构的竖向承载力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装修改造对结构整体安全性影响注意事项 ,在进行装修改造的时候,人们应重视建筑结构,对于承重墙和重要梁柱等要谨慎改造。尤其是要注意对隔墙的拆除等改造。要注意*面横梁不能拆除,房屋中间的横梁进行装修拆掉后,对结构整体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使得横梁支撑楼板出现坠落,导致危险事件发生。
房屋增层改造的对象增层改造的目的主要是节约投资,短期收效。在选择改造对象时,*应着重于其安全设计,凡满足下列条件的房屋可进行改造:1经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增层改造房屋的造价**新建房屋造价;23~4层砖混结构或混合结构房屋;3房屋结构状态良好,未因基础不均匀下沉、地震和其他人为因素引起裂缝;4增层改造后房高、进深加大,应基本满足房屋对日照的需求(但对房屋间距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比新建筑物要求放宽)。
增层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在接受一个增层改造的工程项目前,**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它包含技术分析和经济技术分析。
建筑设计增层设计的平面布局应满足现行各类小康住宅的标准,对原有住宅的调整应力求每套住宅有一完整的套型平面,即每套内有卧室、厨房、厕所及阳台。施工时应以不搬迁或少搬迁住户为原则。新旧房屋宜联成整体,不设施工缝。如必须利用沉降缝来解决新旧建筑的沉降差,应待立体结构完工后,用二次浇灌的方法将新旧房屋联成整体,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抗侧移能力。抗震设防区应与抗震设防加固结合进行,以达到抗震加固和改造旧房的双重目的。
二、房屋加建加层安全检测的检测方法:
在原结构上直接增层时,房屋中的烟囱及上下水管、煤气、暖气、电器设备的布局要考虑原有系统的布局和走向,尽量做到统一。如原房屋地基基础和承重结构不满足在原房屋上直接增层时,常采用门型框架和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层,这样可利用框架的高度设置设备层。增设设备层后,增层部分的建筑平面可重新设计组合。
1. 采用钻芯法检测梁、柱的混凝土强度。
2. 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梁、板、柱的钢筋配置情况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适量选取梁、柱凿槽验证钢筋直径。
3. 检测钢筋混凝土梁、柱的截面尺寸及楼板的厚度。
4. 检测构件混凝土碳化深度及钢筋是否锈蚀。
5. 截取构件中的钢筋作钢筋力学工艺性能试验。
6. 查看结构布置是否合理、构件传力是否直接等。
7. 检测整栋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层高。
8. 检测整栋建筑物的梁、板、柱等构件是否有裂缝,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是否已造成对结构的危害等。
9. 检测墙体与框架柱是否按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筋,墙体是否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及圈梁。
10. 检测围护结构变形、裂缝、渗漏情况。
11. 采用钻芯法检测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测基础尺寸,查看基础混凝土是否存在开裂、酥松等质量缺陷。
12. 用经纬仪检测整栋建筑物是否有倾斜。
13. 根据检测结果及国家现行规范对该建筑物作出结构安全性鉴定。
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我们鼓励您当面交易。 加固之家网只为传递信息,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信息转载,请标明来源于http://www.jiaguhome.com/info-8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