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粘贴碳纤錐加固的特点
(1) 高强、轻质。碳纤维的抗拉强度是钢材的十几倍,其弹性模量是钢材的1〜2倍, 用于混凝土构件抗拉抗弯、抗乾加固。碳纤维密度为2- 2 N/m=,自重轻,易于施工。
(2) 功效高。粘贴碳纤维加固一根10 m跨度梁从开始至完成仅需2 d左右,对环境影 响极小。
(3) 施工条件简化。混凝土基层及碳纤维表面无特殊要求,胶及碳纤维均为成品,胶现 场拌制,碳纤维现场下料,整个工艺过程均系简单操作,施工条件大大简化。
(4) 不影响使用功能。基本上不增大结构截面,且整体刚度好。
(5) 质量好。粘贴碳纤维施工质量更易于保证,有效粘贴面饱满度可达100%,不需要 定期维护,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酸、碱、盐和大气环境腐蚀等性能。
粘贴碳纤维的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新、旧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剪力墙以及特种构件的加固。还适用于钢 结构件加固,对加强结构强度、刚度以及裂健均有极好的效果。
2.6.3材料要求
选用胶粘剂时须考虑以下几点:
(1) 温度膨胀系数与粘结对象相近;
(2) 胶温度线胀系数和极性性质要与被粘结结构的相近,这样,混溶性好,内聚力协 调、统一,粘结易牢固,同时,还要考虑力学性能,即与被粘结结构对象的强度等级相一 致,否则就不能协同受力;
(3) 弹性模量要协调,以保证受力作用后变形一致。
2.6.4 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61 (a)所 示,碳纤维层粘结加固方法如图2-61 (b)所示。
2.6.5注意事项
(1) 清除原混凝土构件粘合面油 垢,再将粘合面打磨露出新面,对旧 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强度设计值2 C15,含水率<6%, pH 值>12。
(2) 涂底层胶:主要作用是增加 混擬土粘结面的强度,同时提高碳纤 维与混凝土之间的可粘结性。
(3) 找平:用不平整修复材料找 平,以便修补混擬土表面的缺陷部位。
C4)涂粘结构胶:作用是粘结碳 纤维。
(3) 粘贴碳纤维布:碳纤维布现
场裁剪,分段粘贴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mm,粘贴时用棍子滚压,挤出气泡,若局部出现 空鼓,则可用针筒注胶修补,保证有效粘贴面饱满度为io。%。
(4) 粘贴转角处(如“U”形箍)应打磨成圆弧状,以保证碳纤维布与混凝土良好 粘结。
(5) 加固结构再粘贴碳纤维之前,应设法对被加固构件适量卸载,减少应力滞后现象, 提高加固效果.
(6) 施工温度范围以10°C〜30°C为宜。
2. 6.6 效益分析
粘贴碳纤维结构补强、加固,采用该工艺施工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某综合楼为框架结构,根据适用功能要 求将楼面活载由1. 5 kN/m2加固至 6.0kN/m\原楼面的预应力钢筋 混凝土空心板,按传统方法只能将 其拆除,重新装模板、扎钢筋、浇 混凝土.这样,施工周期长约需35 d,现场湿作业多,严重影响其他房 屋的正常使用,间接损失较大,相 对造价较高.釆用板底粘贴碳纤维, 板面增设现浇钢筋混擬土叠合层, 不破坏原有结构,能保证未加固处 房屋正常使用,在叠合板混擬土加 外加剂后,施工周期仅为7 d。可 见,釆用板底粘贴碳纤维的方法, 从工期、质量' 投资方面均得到优 化,使结构受力合理、可靠,达到 了适用、经济的目的。
2.6.7应用实例
某10层新建框架结构综合楼,楼面为预 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建成后尚未投入使用, 其使用功能即发生了变化,第9层、10层改为 通讯机房,楼面活荷载由1-5 kN/m2增至6.
kN/m2,局部增加至12.0 kN/m气 按照增加 后的荷载及现场检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结构 整体验算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柱能满足正常 使用要求。第9、10层楼盖部4)■梁跨中受弯承 载力不足,抗剪承载力不足,楼板受弯承载力 也不足,均需进行加固。
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我们鼓励您当面交易。 加固之家网只为传递信息,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信息转载,请标明来源于http://www.jiaguhome.com/info-3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