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描述
我们是广东方十检测鉴定有限公司-我们具备相关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公司成立之初以提供房屋安全检测、房屋质量鉴定、房屋检测报告、危房检测鉴定和房屋损坏评估鉴定、房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灾后房屋安全检测、厂房改造鉴定、厂房质量检测、抗震检测鉴定、钢结构检测、户外广告牌、施工周边房屋安全鉴定等技术咨询及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
2019年11月8日今日头条新消息,据房屋安全鉴定公司技术部透露
根据现场调查检测结果,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计算程序,其中楼面恒荷载按照现场检测情况取值,活荷载功能室取2.0kN/m2,过道、楼梯取2.5kN/m2, 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取6度,地震加速度0.05g。对该建筑进行了结构验算。计算时考虑两种工况,即考虑地震作用与不考虑地震作用。在不考虑地震作用条件下,该房屋主要承重结构承载力符合或基本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房屋结构整体基本处于安全状态;在考虑地震作用条件下,四、五层有部分墙体承载力指标为0.9≤R/γ0S≤0.95和R/γ0S<0.90,房屋结构安全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一、鉴定评估结果
在上述检测结果基础上,按照改变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相关规范对该建筑结构安全性进行鉴定评估为:
(1) 该建筑上部结构倾斜测量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未发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明显裂缝或变形,地基基础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
(2) 该建筑部分承重构件安全性不符合规范要求,已显著影响结构承载能力,构件承载力项目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该建筑部分隔墙直接搁置于板上,结构整体性项目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该建筑所测点的倾斜情况在规范限值要求内,结构侧向位移项目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综合考虑上述项目评定结果,将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u级。
(3) 综合考虑该建筑地基基础单元和上部承重结构单元安全性,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su级。
二、加固处理方案
根据改变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结构现状,提出以下加固处理建议:
(1) 对开裂渗水和抗震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墙体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进行加固维修,提高结构整体性与抗震性能。
(2) 对开有孔洞的局部部位预制楼板和隔墙直接搁置于板上的部位采用型钢梁进行加固处理。
(3) 对过道处预制楼板开洞较密集的部位采用叠合层进行加固处理。
(4) 在建筑外墙四大角、楼梯间和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增强建筑的抗震措施。
(5) 应加强该建筑物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如发现构件出现耐久性损伤应进行及时修补处理。
火灾后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主要内容: 1.确定鉴定范围和内容; 2.了解火灾原因、持续时间(其中旺燃时间)和灭火形式;了解燃烧物品种、数量;不燃物火灾后残留状态;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表面外观特征;了解火灾工程原设计和施工情况、构件截面尺寸和配筋; 3.判定火灾温度、混凝土构件表面灼着温度及评估主筋受热温度; 4.有条件的进行X衍射线分析和电镜分析判定火灾温度; 5.对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进行混凝土和钢筋残余强度检测得出综合推定值;对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进行裂缝宽度、长度、形状的检测并图示记录;对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挠度、倾斜、节点转动等检测并记录; 6.对构件截面有效残余尺寸检测(即烧损深度检测); 7.根据火灾温度、查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强度折减系数;查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的折减系数; 8.根据调查结果及检测数据,验算混凝土构件的剩余承截力。 三、对于一场大火,除了搞清起火的原因外(这主要是消防报告的主要内容),对于灾后检测来说,火场的温度分析,火灾对构件材料强度的影响以及过火区构件的损伤等级,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 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依据构件烧灼损伤、变形、开裂,火灾后构件初步鉴定评级可分为4类(火灾后结构构件损伤状态不评Ⅰ级): 状态Ⅱa——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状态Ⅱb——轻度烧灼,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外观修复措施。 状态Ⅲ——中度烧灼,尚未破坏,显著影响结构材料或结构性能,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产生不利影响,应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 状态Ⅳ——破坏,火灾中或火灾后结构倒塌或构件塌落;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能力丧失或大部丧失,危及结构安全,必须或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我们鼓励您当面交易。 加固之家网只为传递信息,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信息转载,请标明来源于http://www.jiaguhome.com/info-30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