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地震后,公路为啥都是从中间裂开?

浏览量:1099 发布时间:2021.01.14
0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注意到,日本地震后现场破坏的照片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从地震造成的公路破坏情况看,公路往往是从中间沿着公路延伸的方向纵向裂开的。


图片


日本是一个地震发生频率非常高的国家,所以,日本在研究减震方面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就连平常的公路也在考虑减震,以此达到减少破坏的目的。


日本人不断地试验和实践来改良公路所用的材料配方和铺路的方法,使得地震后可以避免交通的大面积瘫痪。


图片


日本公路所用的材料是专用的沥青混合物和特制的水泥浆,和其他国家铺公路的材料都不太一样,这两种材料都有特别好的延展性和拉伸型。


此外,日本的铺路手法也非常特别,为了发挥材料的延展性,他们从公路的中间开始施工,公路的两旁使用了不同的施工材料及施工方法。


当地震来临时,马路就会整齐地从中间裂开,使得裂缝变成一条有力的“抗震缝”,不断释放地震应力给路面所带来的挤压力或拉张力。


所以,日本地震后,一般不会出现整个路面整体碎裂的情况,能够保持震后应急通行。



实际上,采用类似原理达到抗震减灾目的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除了在公路、桥梁中应用以外,在房屋建筑方面也很常见。


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见过这样的情况,一些楼房建筑的单元之间不是直接连着的,会留有一条缝隙。


图片


这条缝隙就是抗震缝。当然,现在新建楼房都会通过装修的措施将其“隐藏”起来,从楼体外观上不会很突兀。


图片


抗震缝,简单的来说,它是一种为了减轻和防止两个相邻建筑结构之间因地震而引起的碰撞,所预留的一条间隙。该缝隙在装修后可完全隐藏,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它在地震多发区比较常见。


图片


设置抗震缝,可以将复杂结构分割为一个个较为独立规则、刚度均匀的结构单元,这样的措施有利于减少房屋的扭转力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实际的房屋建设中,建筑物应该具有一定的抵抗地震破坏力的能力,尤其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所以在房建工程之中应重视抗震缝的设置。


抗震缝一般设置在结构变形的敏感部位,沿着房屋基础顶面全面设置。缝隙两侧结构完全分开,中间间隙距离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两侧结构不发生碰撞。


为此,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图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7条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或者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或者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宜设置防震缝,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m。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4条规定:框架结构房屋缝宽最小为100mm。



但是,由于地震对建筑危害的严重性,因此即使我们是按照规范要求来设定防震缝的宽度,但是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下仍有发生碰撞的可能,而宽度过大的防震缝又会给建筑立面设计带来困难。因此,设置防震缝对结构设计的要求很高,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


参考文献:

1、马琰,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的研究,四川建材,第46卷第8期,2020年8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转载自公众号 建筑结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一扫
关注加固之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 2024 jiaguhome.com 加固之家 保留所有权利
加固之家 版权所有 2024 © 粤ICP备16006909号-1
加固之家提醒您